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何婕妤
早上六点,天刚亮,76 岁的朱招娣就出门买菜了。
11 月 8 日这一天是他们社区的大日子——邻居节," 一年了,老邻里们又可以聚一聚了 "。
一个小时后,61 岁的方明已经搭好灶台、戴好围裙,就等着朱招娣和邻居们一起把菜拿回来开火。
方明和朱招娣都住在杭州十五家园 35 栋,将近 40 年的老邻居,一个在一楼,一个在顶楼(7 楼)。
从 2009 年开始,在朱招娣的倡议和组织下,除了疫情三年,每年的 11 月他们都会邀请街坊邻里一起吃顿饭,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
方明总是那个掌勺的人,邻居们空的都来帮忙,你洗菜、我切肉 …… 互帮互助间,满满八桌菜火热出炉。
" 第一年,我记得只有三四桌。去年 7 桌,今年 8 桌了,人多好啊,热闹。"
为什么要办邻居节,朱招娣说," 我也是从老一辈的手中接过来的。"
最近,由蒋欣等主演的《小巷人家》圈粉不少,有人感慨这是杭州版的 " 小巷人家 "。
老邻里们的 " 全家福 " 受访者供图
从一顿团圆饭到社区大日子
96 岁老人坐轮椅也要来
在朱招娣的记忆中,十五家园是由文龙巷、健康路、三角荡、贡院等多个居民区合并而来," 从小大家就生活在一起,都很熟悉的。"
每年整个单元都有在一起吃一顿饭的习惯,凑在一起,老一辈买菜、烧饭,年轻一辈就在边上搭手、玩闹。
随着老一辈的年纪增大," 团圆饭 " 传到了小一辈的手里,朱招娣正是他们中的 " 老大姐 "," 退休前我也常常给学校的孩子们烧饭,得心应手。"
这些年,城市发展快,很多邻里的子女都买了房,把他们接走了,搬去了城市的其他地方。" 见面少了,但电话问候还是有的。"
当朱招娣一一打电话通知他们,邻里节要开了,记得回来吃饭时,大家都满心欢喜。
重逢的喜悦 受访者供图
" 最大的老人已经 96 岁了,接到我电话的时候,一个劲说:‘要来,一定要来’。" 朱招娣说,当天这位老人坐着轮椅,从闲林赶来,吃得很开心。
除了闲林,还有人从丁桥过来,一些搬出杭城的邻居也都赶了回来。
不过,今年也有个遗憾,有位邻居因为摔伤没能来到现场。
朱招娣希望," 每一年都能看到大家。"
受访者供图
大家到小区的第一件事,就是挽起袖子帮忙," 不让带东西,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就好。"
当天的菜品都提前和大家确认过," 我们烧什么,大家就吃什么,最后一起 AA。" 考虑到时间问题,鸡鸭等复杂的菜提前一天准备:" 鱼、蔬菜都是当天烧,保证口感和新鲜。"
方明 受访者供图
朱招娣 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多的人求加入
希望可以一直办下去
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从 2009 年到 2014 年," 小巷聚会 " 的变化在发生。
人变得更多,帮手也变多,十五家园社区、小区物业都加入了进来。
" 去年我们就计划参加,但临时有事,只安排几名员工来。" 小区物业经理徐志国说,参加的员工事后和他说,没参加真的太可惜了,这样的聚会氛围太好," 今年说什么我们也不能错过。"
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徐志国提前和朱招娣打好了招呼," 我和朱妈妈说,一定要叫我们,有什么事就招呼。"
提前腾空场地、帮忙搬座椅 …… 过程中,还有不少附近的居民来问,能不能参加,但受限于场地,只能一一婉拒," 原本定的每桌 10 人,不少桌子加到了十二三个。"
" 明年,我们争取提前准备好更大的场地,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 徐志国说。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聚会那天,现场还有很多来自长庆街道党建联建单位的志愿服务,比如口腔护理、理发等等。
十五家园社区书记郦娜表示,现在的邻居节已经是一个固定的传统,也是社区最大的聚会之一," 我们一定会让它一直传承下去 "。
吃完午饭,一些有事的邻居陆续和大家告别,也有人留到晚上,在朱招娣家里吃了晚饭才走。
受访者供图
" 年轻人都羡慕我们这一辈这么深的感情。" 朱招娣说,不仅仅是邻居节,同个单元的几户邻居,每个月都会小聚:" 这个月我家,下个月他家,家里烧也有,外面吃也行,就图个热闹。"
朱招娣说,只要自己身体吃得消,这个邻居节就会一直办下去。
方明也说,只要朱妈妈招呼,他肯定和前几年一样一叫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