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到底在隐忍什么?

伊朗,到底在隐忍什么?

admin 2024-10-03 软文合集列表 6 次浏览 0个评论

2015 年 7 月 14 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座酒店大堂内,遍布着欢声笑语,伊朗、欧盟、德国和联合国五常的代表,陆续在协议上签了字,随后合影留念,这份协议,就是各方盼望已久的《伊朗核问题协议》,简称《伊核协议》。

协议的内容,简单说就是伊朗大幅减少铀浓缩活动,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作为交换,美国将部分放松对伊朗的制裁。

自从内贾德时代,伊朗启动核武器研制计划以来,便遭到了美国的极限制裁,石油出口量暴跌,通胀连年飙升,经济一片萎靡。因此,制裁的放松如久旱逢甘露,难怪消息传回后,无数伊朗人涌上街头,举着时任总统鲁哈尼的照片,畅快地游行。

事实证明,部分放松制裁,给了伊朗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年,也就是 2016 年,伊朗经济迎来了爆发,gdp 增长 8.8%,伊朗人太久没看到这个数字了。而高增长的背后,是各种工业品的产量明显增长。

石油产量从 2015 年的不足 300 万桶 / 天,增长到 2016 年年中的 365 万桶 / 天,出口量从不足 100 万桶 / 天,增长到 200 万桶 / 天,汽车产量全年达到了 100 万辆,增长 40%,最最重要的是,2016 年伊朗的通胀率,仅为 9%。

9% 并不低,但之所以用 " 仅 ",是因为伊朗从 1988 年以来,通胀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动不动就 20%,那是常态。

所以,9% 对当时的伊朗人来说,绝对是个惊喜。这也和制裁的部分解除分不开,通胀的根源是商品不足,而商品不足的原因,要么是生产不足,要么是进口不足,或者两样皆有,在严厉的制裁下,伊朗生产不足,国内商品供应不上。

也因为制裁带来的经济萎靡,想进口也没钱,所以进口也不足。当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不断上涨,这是常年高通胀的根源。制裁部分解除后,伊朗国内生产增加了,经济变好了,使得进口也增加了,自然通胀率就下降了。

过惯了低增长、高通胀的伊朗人,突然过上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日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但这种好日子,只持续了不到两年,2018 年,懂王撕毁《伊核协议》,重启制裁,伊朗的经济再度陷入萎靡。

伊朗人,再次回到了低增长、高通胀的环境中。重启制裁的影响有多大呢?伊朗 2023 年的石油出口量为 150 万桶 / 天,只有 2016 年的 75%;汽车产量徘徊在 100 万辆好几年,直到 2023 年才达到 112 万辆,增长率远不如 2016 年的 40%。

通胀率更是惨不忍睹,2018 年后都在 20% 以上。

所以,伊朗社会普遍弥漫着 " 怀念 2016 年 " 的情绪,进而相信,如果能重启《伊核协议》,好日子会再次到来,也正是这股力量,将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推上了总统大位。

对于重启《伊核协议》,就算是强硬派也不反对,他们只是希望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也就是做技术性调整,原则上是赞成的,毕竟谁不想发展经济呢?

前总统莱希在位时,和拜登政权就重启《伊核协议》,进行了无数次接触,谈判地点依然是在维也纳,根据各方信息的汇总,在重启协议的原则上,双方没有分歧,最大的分歧是后续执行如何保证。

莱希要求,拜登必须推动国会通过立法,保证《伊核协议》的后续执行,拜登不答应,就美国现在的大环境,这种立法是不可能通过的,还分分钟被贴上 " 反犹 " 标签。

新总统上台后,大体延续了莱希的路线,希望重启协议。

只要伊朗有这样的想法,就不会真的大打出手,哪怕遭到了羞辱,也只是用导弹进行象征性的反击,内外有个交代即可。于是我们看到,10 月 1 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 200 枚弹道导弹。

根据流传出来的视频,80% 的导弹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只不过攻击的重点是军事基地,顶多是机场设施被砸烂了,还被打了几套防空系统,和一些房屋,总体伤害不算大,要不是纳斯鲁拉被杀一事实在太大,伊朗大概率连导弹都不想发射。

有必要说一下,哈马斯和真主党,在伊朗眼中的份量是不同的,真主党从 90 年代开始,就是伊朗的盟友,真主党创始人穆萨维(纳斯鲁拉的老师),是萨德尔家族的门生,萨德尔家族是什叶派大儒,和霍梅尼、哈梅内伊等人关系密切。

哈马斯是逊尼派的,领导层和伊朗并无门生之谊,双方的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密切,更多是纯粹的合作关系。而且我在《哈马斯简史》一文中详细说过,哈马斯在十年前,曾经和伊朗闹翻过,双方 2017 年才和好。

而真主党从未和伊朗闹翻过,双方的关系一直很铁,所以纳斯鲁拉被杀,伊朗必须要有象征性的回应,但哈尼亚遇害就不一定了。

实际上,即使不能重启协议,伊朗在遭到以色列羞辱时,也倾向于选择隐忍。

虽然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在美国精英群体里很流行,两党都认为,不能让 " 中俄伊 " 靠拢,但两党在达成目标的具体手段上,是存在差别的,尤其是在对待伊朗的方式上。

共和党的手段,是坚决打击伊朗。坚决打击伊朗,会让伊朗经济萎靡不振,内部动荡不安,不满情绪蔓延,待时机成熟,就可进行颜色 · 革命,当伊朗内部动荡,中俄伊的合作是很难深入,你那么多带路党,我哪里敢和你深入合作;

民主党的手段,则是收买伊朗,通过解除部分制裁,让其尝到甜头,给 " 中俄伊 " 的合作打入一个楔子。虽然国内部分人希望伊朗和西方对抗,最好决裂,但站在伊朗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得到甜头的。

民主党起码愿意和伊朗接触,共和党根本不屑于接触,就是制裁、制裁、再制裁。这使得在大选年,即使没有《伊核协议》,在面对以色列的羞辱时,伊朗也倾向于隐忍。

毕竟,对以色列的大打有利于懂王,不利于民主党,伊朗可不想懂王回来,无论强硬派还是改革派,都不想。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大打的必要,只需要利用 " 抵抗之弧 " 的力量,一点点耗死以色列,伊朗躲在后面猥琐发育,偶尔给点援助即可。

这一战略,是建立在以色列扩张能力丧失的基础上。以色列作为一个体量不大、缺乏资源并被数亿穆斯林包围的国家,如果没有扩张能力,早晚会被耗死。而扩张能力的基础,是地面进攻能力。

没有强大的地面进攻能力,仅靠空军和摩萨德,顶多暗杀一些敌方的重要人员,而不能控制其土地,以色列的恶劣战略态势,就无法改变。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以色列,还有没有扩张能力呢?

基本是没有了。

进攻加沙马上一年了,IDF 的拉胯有目共睹,很多人觉得是意外,巷战太难打,那看看最新的、进攻黎巴嫩的战况。进攻的第一天,在阿代塞镇附近,IDF 的 " 坚果 " 特种部队,就在边境线附近遭到真主党伏击,死伤 30 多人,其中 8 人阵亡,7 人重伤。

南边一点的马龙拉斯村,IDF 同样被伏击,损失了三辆 " 梅卡瓦 " 坦克,人员伤亡也超过了 30。另外,IDF 的王牌第 1" 戈拉尼 " 旅,也遭到了伏击,两死一重伤,并有多人轻伤。好几个进攻方向还没呆多久,就被赶出来了。

开战第一天就损失了两个排,也验证了各方事先的预测—— IDF 对真主党的进攻,没有获胜的可能,纳斯鲁拉的死,对真主党基层战斗力影响不大。靠体量和优势装备磨掉哈马斯的主力,已经是 IDF 的战斗力上限了。

以色列事实失去了地面扩张的能力,只能在约旦河西岸欺负一下法塔赫。

当无法在地面大举扩张,以色列的空军和情报优势就终究是战术优势,无法转化为战略优势,伊朗根本不用急。不需要亲自下场,继续支持 " 抵抗之弧 " 给以色列放血就可以了,而以色列其实深知这一点。

起码,内塔尼亚胡对此是很清楚的。于是他不断地升级局势,必须趁着以色列还有优势,美国还有优势的阶段,打掉伊朗,彻底解决问题。伊朗不会上当,希望尽量拖下去,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朗很可能有一天,会忍不下去,或者说以色列不再允许它忍下去,因为拖得越久,以色列的优势越小,劣势却会逐渐放大,焦虑日益增加,当优势和劣势临界点到来的那天,它只能选择拼死一搏。

而那一天,就是决战的时刻。

转载请注明来自富泽强科贸软文网,本文标题:《伊朗,到底在隐忍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