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资本深潜号 作者陈嘉懿 编辑袁畅
三国演义中,虎牢关前,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是不朽的名片段。
转眼间,在公募资管市场,出现了类似的场面:
群银(行)战蚂蚁。
9月13日晚间,基金业协会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仅仅半年之间,蚂蚁基金公司在基金销售市场的“地位”就从和几家全国性银行“缠斗”,变成了断层第一。
与此同时,招行、天天基金、、基煜、京东、华泰、等渠道和三方代表机构展开激烈竞争,维护各自圈层中的领导地位。
基金销售市场的格局,又处在新一轮洗牌的前夜。
口径发生变化
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数据,历来是中国基金销售机构实力排行的“金标准”。
但该数据此前已有近半年未披露了。
9月13日晚间,协会突然重启相关数据披露,并且调整了若干数据发布口径。
尤其是新纳入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口径,令人耳目一新。
即使在A股的表现或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领跑者也能发现突破点,非货保有规模前十名相比2023年年末相近统计口径数据,有8家出现增长。
蚂蚁成了“三冠王”
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度,在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的三项排名中,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基金)均获得了冠军。
而且,在每项排名中,蚂蚁都是遥遥领先。
具体来说,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方面,蚂蚁基金分别以6920亿元、13512亿元、2647亿元,成为了绝对的领跑者。
蚂蚁的保有量和相关排名中的第二名,分别多出2244亿元,4892亿元,1734亿元。
突然出现的巨大优势,简直要让人怀疑,蚂蚁在之前有意隐藏实力。
招行成为“追赶者”
尽管蚂蚁很强大,作为银行销售公募产品的“带头大哥”,招行依然在奋力出击、抵挡蚂蚁的攻势。
在非货基金销售领域,招行年中的保有规模为8620亿元,相较年初增长了885亿,增长额仅次于兴业银行,甚至高于蚂蚁同期。
但在权益基金方面,2023年4季度,招行还是“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全市场第一。但在2024年中,这个数据口径被取消公布。
取而代之的是2024年上半年,新出现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这个指标上,蚂蚁基金已经比要多出2244亿元(超出比例约50%)。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2024年如此谨慎的市道里,蚂蚁是如何在半年内增加出2244亿元的权益基金规模的?
而这个时候回看,今年7月8日,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 “2024财富合作伙伴论坛”上宣布,招行坚定不移推进财富普惠,代销公募基金将全面实施买入费率一折起的举措。
似乎应该对招行的应变和战略,有了更多的认知。
国寿、平安等逆势挺进权益
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方面,业内有10家机构存量规模过千亿。
除了前述的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外,天天基金、、进入行业前五名。
、、中信证券、、进入前十名。
其中,华泰证券是唯一进入权益保有规模前十的券商。
在保有规模变化中,如果把权益和历史上的“股票+混合”的规模作比较(口径应该比较类似),可以发现,几乎绝大部分机构的保有量在下降。
、、腾安基金、银河证券等也在大幅攀升其排名。
其中,中国人寿凭借规模“净增”,在业内的排名分别上升了8个坐席(下图)。
兴业银行、基煜、盈米、京东等非货增速快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方面,竞争更加激烈。
前两名依然是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
第三名被东财下属的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基金),保有规模5520亿元。
紧随其后是兴业银行,旗下非货基金保有规模达到4627亿,该行上半年规模增长迅速,名次跃升两位,超越所有国有大行。
此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腾安基金、平安银行、基煜基金等进入前十。
其中,基煜基金的非货规模超过2066亿,名次相比去年末提升了四位,成功进入行业前十。
从20位到40位之间,纳入了更多行业内的实力销售机构,包括邮储、、证券、平安证券等位次提升都比较明显。
好买基金、盈米基金在这个区间内表现最为亮眼,规模逆势增长103、66个亿,排名位次各自上升4位。
此外,第21名还排入了京东肯特瑞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也超过千亿。三方势力之崛起,不可小觑。
华泰、中信跃升股指2、3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披露的保有规模数据,新增了一栏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的单独排名。
在这一列,蚂蚁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2647亿元,继续成为“独一份”的存在。
但上述排位中,亮点在后面几位。
指数基金保有量的亚军是华泰证券,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达到了913亿元;
指数基金保有量季军是中信证券,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892亿元。
对于这两者,千亿或许都指日可待。
再往后看,天天基金、、银河证券、招商银行、东财证券、、平安证券,均跻身前十名。
对于指数基金而言,证券公司的销售能力还是最为关键的群体。
附完整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