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成都异乡人:一周城市生活

admin 2024-08-27 15:16:06 131
成都异乡人:一周城市生活摘要: ...

最近几年,成都成为热门定居地。非虚构写作者胡安焉移居成都后,出版了《我在北京送快递》,成为现象级畅销书;2024年,他的新书《我比世界晚熟》出版,他正式褪去了一线城市打工者的身份,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从1999年开始,胡安焉做过酒店服务员、加油工、杂志美编、女装店店主、快递员等工作;2009年,他开始写小说,交替地工作和写作;2020年,他因《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一文获得关注,随后出版了非虚构自传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我比世界晚熟》。

本期回顾的作者郭萌半年前在出版社兼职编辑时,开始关注胡安焉的生存现状。在新书《我比世界晚熟》中,胡安焉回顾了过去20年间的19份打工经历和内心感受,文字如手术刀般将大多数人不愿示人的脆弱与不堪剖解、敞开。

通过与胡安焉交流近期他在成都生活的状态,郭萌试图展开一些对个体和城市关系的观察和思考。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

在《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中,王笛以成都街头的茶馆文化为原点,为普通人书写了一部大众文化史。同样是记录普通人的历史,胡安焉在新书《我比世界晚熟》中以非虚构的方式敏锐地捕捉打工岁月中的悬浮时刻,映射出无数和他一样,隐匿于城市边缘的平凡的个人生命,书写了一部个人成长史。

胡安焉与他的新书《我比世界晚熟》

二十多年前,胡安焉从底层打工人开始,被动地进入生活,又不断逃离生活。辗转很多城市,尝试不同的行业,始终在城市边缘徘徊。

和妻子搬到成都郊区后,胡安焉的书出版。成为职业作家后,他不用奔波于各地打工。选择搬来成都,一方面是因为妻子的家乡在这里;另一方面,远低于北京的生活成本满足了他全部的生活需求,他与妻子每月花1800元租住在60平方的出租屋。每天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去图书馆写作。生活趋于稳定后,他紧绷和拘谨的状态越来越少,人也和这座城市一样松弛了很多。

2024年5月,胡安焉摄于成都宝光寺

胡安焉是个社恐,无事绝不主动社交。写作则需要大量时间独处。和北方过于浓厚的人情社会不同,虽然成都的开放能容纳社会各色人物,但人与人边界清晰,难有侵略感。

有句民间谚语说:“成都是个大茶馆,茶馆是个小成都。” 茶馆历史悠久,自晚清时就盛于成都街头,在成都街头的茶馆里,警察与挑夫同坐,大学生在这里做自修室,生意人在这里做交易。茶馆容纳了不同阶级、职业,三教九流的人,是成都大众文化的微观缩影,亦带有成都人的性格特点。

王笛在《茶馆:成都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中写道:“成都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既显示了其坚韧性,又展现了其灵活性,以对抗国家权力和现代化所推行的国家文化的统一模式。”而胡安焉在《我比世界晚熟》中讲述自己20年不断地逃离外部规训以对抗社会化的生活实验,和茶馆“以边缘对抗中心化”如出一辙。

茶馆作为成都最初的公共空间,如今正在以其他文化形态弥散至成都的独立书店、咖啡馆、公共客厅,构建了成都独特的公众生活和日常文化。目前,成都市有超3600家实体书店,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名。

胡安焉定居成都后,曾多次和成都的独立书店合作举办新书活动。浮于野、野梨树、退步集、寻麓书馆、有杏书店等独立空间和书店,正以蓬勃的生命力见证着成都的城市的人文风貌。

胡安焉休息时,会去成都天府绿道骑行,环城绿道100公里,他可以骑50公里。偶尔和妻子一起在成都附近短途旅行,便是他日常生活之外为数不多的休闲活动。“公园城市”在成都已经具象到细节,近到街头巷尾,远到城市边界的绿地,自然与城市都正在有序生长。

2024年4月,胡安焉在成都天府绿道骑行时拍摄的风景

胡安焉的生活并未因为城市的迁移发生巨大变化,他认真地进入生活,他在写作中超越了生活,完成自我精神建设。每个人都参与构建了历史,每个普通人的历史是值得被记录的,正如王笛所说,“日常,就是最宏大的叙事。”

胡安焉的书桌

在南宁开女装店时,胡安焉遇到过一个像小动物一样精神紧张的精神病患者。那位女士当众撩起裙子把短裤一件一件往腿上套,被制止后,她脸上露出了胡安焉从未在任何一个成年人脸上看过的混杂了惊恐和乞求的哭相。他哭了,看着她把皱巴巴的钞票一张张捋平、整齐地叠起来。递过来的那一刻,胡安焉突然觉得和这相比,整个世界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和乏善可陈。他觉得自己与她的距离更近,比其他人更近。

大多数身处困境中的人没有书写和记录的能力,胡安焉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困境和现实,也是无数个有着相同困惑、无助、踌躇、挣扎的个体命运。

在《我比世界晚熟》中,胡安焉以自己为样本,进行了一场长达20年的生活实验。他在生活的泥潭中翻滚、逃离、找寻。最终,在不断的反省中,他逐渐看到真实的自己,于是,他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并在文字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2024年5月,成都街头随拍

如果茶馆是城市的细胞,是微观的城市缩影,那么,个体生命是构建历史宏大叙事的微声,微声也应该被看见,值得被记录。

(文/郭萌,自由撰稿人、兼职出版社编辑;回顾部分图片均来自胡安焉和胡杨文化)

本周主题推荐

书|《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 1950-2000》

本书是以微观视角研究成都茶馆的一部历史学专著。在 20世纪下半叶,茶馆这个微观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本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细密考察。作者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细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极佳地达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社会史、城市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也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书|《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体会到微观历史下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文化的引人入胜,亦可看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剧变的宏大叙事。

书|《成都城坊古迹考》

本书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已故馆长刘孟伉主持,编撰《成都城坊古迹考》一书,上起公元前311年,终于1949年,对成都两千多年来之发展与变化,试作较有系统之考证与论述,冀能对成都历史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资料。

书|《老成都 芙蓉秋梦》

成都叫芙蓉城,简称曰蓉。流沙河在成都生活了七八十年。年少时亲证它遭遇军阀战火,日寇炮弹;随学堂垒石头筑机场,亲历抗日胜利后全城狂欢。那些他熟悉的街巷庭院、各式店铺行当,与他几十年熟读熟知的老城历史典故完美交融,织起了一个精彩独特的成都老城。

书|《回眸历史——20世纪初一个美国人镜头中的成都》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辛亥潮涌皇城观澜、青羊集肆劝业谈往、天府物华乡情问农、市态百象正风励俗、高校初曙学海忆旧、茶马古道旧痕话昔、北上阿坝江源探秘、走进甘孜雪萧赏奇、壮丽三峡激流思源、摄影大师魂恋锦城等。

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独立思考,趣味表达 ——中国独立动画的“大历史”与小故事

详情请关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观影《小园林》映后主创交流

详情请关注 凹凸镜DOC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Hiding in the woods 藏身木间 冯舸&二般鼠小组

详情请关注 URBAN RATS 二般鼠微信公众号

北京·分享|夜校值班——语言破碎的地方是当代生活的起点,如果一定要向你传达什么的话

详情请关注 北京中间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北京·研讨会生态危机是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政治家在21世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详情请关注 身身不息微信公众号

北京·工作坊|海岬上的瞭望:20世纪50-80年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内外交流

详情请关注 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阅读
分享